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校本教研
由《乡土中国》引发的一些思考
发布日期:2021-07-0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山东省济南第九中学 字号:[ ]

由《乡土中国》引发的一些思考

历史组  郭大斌

《乡土中国》可以说是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入门的必读书目。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对我也是受益匪浅。这本书是费先生课堂讲稿整理之后所成。书很薄,但是对中国社会的见解确实深刻的。在我参加工作之后,又重新看了一遍,再次被费孝通先生对于中国社会结构深刻描述所折服。我也产生了很多新的想法,在这里简单的将自己的这些想法分享一下。

传统的乡土社会在与我们渐行渐远。在面对这一改变时,我们其实大部分人并没有做好去接受和适应的准备。于是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在现如今的社会中,我们每个人可能都去要重新学习我们与其他人相处,与社会的相处,与自然环境的相处。还有一点就是和自己的相处。

在于社会的相处中,不得不提及一个词就是“道德”。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道德观念是社会里生活的人自觉应当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信念。它包括着行为规范、行为者的信念和社会的制裁。他的内容是任何人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依着该社会的格局而决定的。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这网络的每一个节都附着一种道德要素,因之,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来,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中国人的道德范围是可大可小的,即以自己为中心,不断向外扩展。这在传统的乡土社会的中国是很好理解的,但是现在的中国却有了一些改变,我们企业也好,公司也好。在这样的现代商业实体环境下工作的人,在与他人相处时可能所需要的是团体格局下的一种道德观念,并且仅仅有道德观念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法律的配合,但是现如今我国其实大部分人的法律意识还是比较淡薄,在学习法律、遵守法律、运用法律方面还有很高的提升的空间。

乡土本色,在这章节中,有一个观点我觉得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需要有新的理解,即基层人口的流动性。在书中费先生是这样描述的:“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时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是想抗战这样的大事件所引起的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在现如今的中国,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即便是以农为生,也不一定会一直定居。另外一个出现的词也说明了这种情况的改变:农民工。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的农民工总量为28836万人。农民工这一群体具有很强的双重性和特殊性。他们链接城市与乡村,身后也背负着家庭的责任。如此庞大的人口数量,背后所代表的便是中国社会的转型和传统乡土社会中最重要的要素人的变化。不仅仅是农民工,现如今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在面临社会转型带来的重新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

在乡土社会中,由于社会变化的慢,在已成的规矩下,随着自己的欲望就可以安稳度过,并不会出什么大乱子。而在现代社会中,变化发展速度很快,人们脱离了原有的社会结构。在我看来,相当于阈限阶段,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应该做什么,需要社会的分工体系,将其放置在合适的位置,来满足其生存条件,同时保证整个社会的有效运转。

在《乡土中国》中,费先生提出的一个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差序格局,弄明白这个概念对于理解中国的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和面对现代社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在书中,费先生首先引出了和中国有所不同的西方的社会组织形式:团体格局。并用柴来进行比喻,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分的清楚。在团体里的人是一伙的,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如果同一团体中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那也是事先规定的。而后,费先生指出: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想吧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种社会结构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是地理上的原因,翻开中国历史上历代王朝的地图,我们可以发现:中国背靠亚欧大陆,只有东部面向广阔的太平洋,这种带有相对封闭性的地理区位,从一开始就决定了我们的文明是注定不同于欧洲的海洋文明的。中原地区拥有大量土壤肥厚的平原,非常适宜农作物的种植。我们的祖先只要勤勤恳恳的种植农作物,就会有一口饭吃,不会被饿死。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慢慢成长、发展起来的中华文明带有浓厚的稳定的色彩。我们的许多词语都向我们展现出这一点,如: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父母在,不远游等等。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文明可以源远流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其次是我们的儒家文化,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后来儒学自身的不断发展,如宋明理学。儒学对于中国人的性格的养成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是一套非常有效的应对中国土壤环境下所产生的社会中的各种问题的成熟体系。我们传统社会中的变动情况比较少,在没有发生大的自然灾害、瘟疫等极端的情况下,大部分中国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基本的生存保障。所产生的问题也比较少,有问题之后,其实在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中就可以找到应对的办法,一部《论语》就包含了诸多告诉人们如何为人处事的智慧。上至如何处理国家大事,下到如何应对人与人的矛盾。

最后,便是我们的封建中央集权政治。我们较为封闭的一种自然环境和较为成熟的、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配合自上而下的、权力高度集中的封建中央集权制。三者相辅相成,最终孕育出中华民族这一独特的群体。这种稳定性无可比拟。也是近代中国在面对气势汹汹的欧洲现代工业文明,被转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后经历如此艰难转型的原因。

时至今天,我们的社会在改革开放以来,不断由传统向现代的结构性转变。例如: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乡村向城市社会转变;由封闭向开放社会转变。这些转变有的我们可以实实在在看得见,有一些却是我们看不到的。如这种转变带给我们的文化的影响。

传统的差序格局离不开“血缘”与“地缘”即亲属关系和生存空间上关联。就像费先生讲的“熟人社会”中问:谁啊?回答:我啊。这离不开中国传统的乡村模式。但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持续进行。我们基层的这种乡村模式已经在渐渐消失。原来的乡村社会结构已经被打乱。血缘与地缘的影响力在逐渐减弱。

“公”与“私”的转化。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个圈里,向内看也可以说是公的。其实我想说明的是,我们构建现代社会时如何去考虑“公”的问题,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公共性”是维持现代社会团结的一个重要机制。它可以使人超越狭隘的个体生活,主动的去参与公共事务,从而建立起现代国家与公民之间的连接。我们现在提倡私人的空间、权益,因为很多人自以为已经从传统的家族的那一套“公”“私”关系中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抽身,但是在面对现代的“公”“私”关系,却显然没有准备好,在处理很多的人际关系、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时还是运用的是老一套的“公”“私”理念。在向公民社会的转变过程中,从某种程度上说,由差序格局所引发的中国人处理各种关系的方式已经阻碍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面对现如今,我们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注重我们中国人精神层面上的在经历转变时所遇到的问题,这些转变对我们国家、社会和个人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我想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树立我们的文化自觉。我们要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是复旧,同时也不是全盘西化。而是在充分了解自身文化的前提下,增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在进行文化选择时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并且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我参加工作之后,对于我自己来说,提供了更加多元的视野和思考维度,也更好的认识自己和“他者”。这需要的就是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定位,然后在与社会的接触中学会与他人相处,与社会相处。

学习之路还有很长,我希望自己可以保持一种好奇的心态去学习,去理解前辈们留下来的经典,并且用自己的实践去感受当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最终能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点自己的思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