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校本教研
“施”与“受”的和谐
发布日期:2021-03-0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山东省济南第九中学 字号:[ ]

 

“施”与“受”的和谐

          ——对批评教育的反思

语文组  孙军

批评是班主任对学生的不恰当思想和言行给予的否定的评价,以唤起他们的警觉,去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批评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常用的一种方法,其根本目的是要引起学生思想的变化,使学生真正提高认识,提高觉悟,提高思想素质,变得更有道德和教养,从而少犯错误。换句话说,批评是为了不批评。要达到这种境界,班主任必须认真研究和探索批评的艺术。

     如今的学生从小就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班主任如果还是用暴风骤雨般的训斥来批评学生,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还会适得其反,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甚至还可能造成师生间的感情对立,增加今后教育、转变的难度。相反,恰如其分的批评,不仅能让学生改正错误,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而且还能增进师生感情,从而更好地接受老师的教育。所以说,批评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为学生砍去旁枝斜条,有时也会给学生带来伤害,因而要要善用批评。那么何为“善用批评”呢?

一、对批评中教师的角色理解

一只羊站在墙头上对着一群狼咩咩乱叫,狼说:“羊敢于对着我们指手画脚,不是因为他的能力,而是在于他所处的位置。”

                                                  ——西方寓言

地位就是权威,这是社会的约定俗成,这种观念渗透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甚至在教育管理中也不例外。即使作为教育者的我们不去承认,也不能否认我们有时就在任性地使用着这种“地位”,体罚的存在即是一个明证。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作为教育者,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自然的充当着批评者的角色。我们以什么角度来把握这个角色呢?不是从居高临下的“地位”入手,此时的我们应当把自己看成是集体意志的化身,即我们应当以集体的价值追求为评判,以维护集体利益为出发点,来分析和评价学生出现的问题。

教育专家魏薇教授在课堂上经常回忆她求学时的一段往事。四十多岁读博士时,进机房戴鞋套戴歪了,走进机房就被老师迎头骂了一句“什么素质!”讲完这件事后,魏薇教授总要情绪化的说一句,“在中国,最没地位的就是学生了。”

教师从“地位”这个角度入手,有时就会顾及教育者的面子,就会出现问题处理的情绪化;有时就会把自己摆在权威的位置,少了一些耐心与交流,多了一些自以为是的观点,甚至会出现“什么素质!”这样的强硬,蛮横成为理所当然。

居高临下的态度,让自己忽视了对学生的倾听,批评不再是交流,而是以主观评判的面目出现,自然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虽然让比批评的学生一时低头,但这一笔在学生的心灵上又会留下什么?

犯了错误,应该付出代价,这是社会的规则;有错必纠,这是教育者的责任所在。给学生纠错,教师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对学生,可以让他感受到被尊重;对自身而言,可以让自己的工作更加从容、平静。

从集体意志这个角度去看,批评教育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端正价值目标,维护集体的整体利益的过程。批评首先要做到的是让学生认识并接受自己的错误。把错误摆到集体的利益的位置上,学生会更易接受。比如迟到,大家都已经开始晨读,你迟到几分钟,从进门到坐定到收拾妥当,必然会影响大家,迟到是对大家的不尊重。从维护集体利益入手,可以淡化批评两方的对立关系,从教师方面讲,批评就会就事说事,少了许多偏激。客观、公正、严肃但不尖刻言语会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有时候教师总觉得学生在跟自己做对,一些屡教不改的问题,也会让自己产生头疼大伤脑筋的苦恼,这样的感受和苦恼积累多了,甚至让我们对德育工作产生厌倦感。静下心来想一想,学生的错误,是对自身以及集体产生了影响,而不是冲着教师个人;屡教不改,也不过是固定思维方式下的行为习惯,不是哪个人都可以一下就能改正自己缺点的。对于教师来说,调整心态也是一种自我调节,让我们减轻许多精神负担。

孔子一生以四绝“勿意、勿必、勿固、勿我”要求自己,我们在批评教育的过程中把握好教师角色的定义,所追求的也就是孔子的四绝。不主观臆断,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如此,就极易打破教师和学生心灵上的隔阂,从而让教育有了一份“如沐春风”的可能。

二、对批评含义的把握

谢遏年少时,好著紫罗香囊,垂覆手,太傅患之,而不欲伤其意。乃谲与赌,得即烧之。

                                ——《世说新语》

提起批评,也许更多人的理解是“挑刺”。实则,那只是批评很小的部分。真正高明的批评,更多的是交流、引导和印证。谢玄年轻时,喜欢佩戴紫色锦罗制成的香囊,垂着手巾之类的服饰,这是一种错误的价值倾向。谢安为之担忧,想纠正,这是为了儿子“治病”。治病,是医生与患者共同参与的互动行为,医疗环境对医疗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尤其老中医,很注意调动患者的能动性,话语甚至语气运用都很谨慎。西医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把很苦的药制成“糖丸”。谢安没有直接批评、粗鲁处理,而是设计与儿子打赌,赢过来之后立即将香囊烧掉,也是为了“不欲伤其意”。

    尽管批评时以“尖刻”面目出现,但在本质上并非对抗性的行为。批评应是一种对话,一种感应,一种价值、观念、态度上的再创造。在这个过程中,批评者如何把握自己的处理方式呢?

态度诚恳,坦诚沟通。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追求自身的健康成长和更好的发展。对待问题,不拐弯抹角,而是要实事求是有一说一,开诚布公的去交流。以这样的诚心和方式去沟通,相信学生也能感觉得到。

    具建设性。批评是为了改进而不是为了指责,摆正问题,更要尽量提出改进方案,或者把重心放在改进上来。比如经常迟到的问题处理,问清迟到原因,或起不了床,或者赶车有限制,实际地帮助学生确定解决的办法,自然强于一味的责备或处罚。

    对事不对人。只批评学生某种行为或某一件不恰当的事,切不可否定他的一贯表现。的确有些学生积习难改,在教育的道路上让我们大费周章,甚或有种受挫感,由此会形成一种主观印象。在批评教育中,这种主观情绪切忌流露出来。比如说出“你总是……”、“你一向……”这类语句,这是武断的定性,是批评的一个大忌。

    正向引导。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观念、思维方式,每一种特质都有利有弊。不能向学生强加自己的价值观念,不要试图一味否定或改变学生的特质,而是尽量让这种特质发挥它的长处,避免它的短处。

    三、对批评中倾听的把握

他办案非常谨慎,凡犯应徒罪以上者,主官庭讯时,必于堂后凝神细听。供稍勉强,即嘱主官复审,常诫不得性急用刑。审毕写谳词,每欲出入罪,必反复案情,设令死者于坐号相质,有词以对,否则不敢草草动笔。幕中无论事之大小,他都要静坐片刻,为犯事者设身置想,并为其父母骨肉通盘筹划。始而怒,继而平,久乃觉其可矜……

                         ——《绍兴师爷汪辉祖》

汪辉祖办案,徐徐图之,不急急处罚,严肃中兼有宽容,理性中带着感性,让肃杀的判案透出一份沉静之气。这作为一种处事的态度诚难可贵。 对问题的处理,慎之又慎,以理论断,又能从感情入手为对方设身置想,这是一位师爷在办案时给人留下的启示。用这种启示来指导学生问题的处理,它提醒了我们要充分倾听学生的表达,然后再去分析评价,——最基本的一点,无论怎样都应给学生一个解释的机会。

学生在课堂上趴着,这是我们很容易碰到的问题。如何处理?询问一声,也许他今天身体不适。对一个带病坚持上学的学生,如果草率处理上来就加以指责会有失情理。给学生解释的机会,倾听一下学生的看法,更能让我们找到问题的所在。

比如我近期处理的几个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的问题。学生来找我时,大有受委屈的样子,对任课教师的处理似乎很有些意见。问问为什么,他们七嘴八舌的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没做完的还有,只是没有抽查到,另一个是作业太多时间少根本就没法做完。再问问,作业到底有多少,学生说四五节的练习有十几页书之多。于是我让学生翻开书找到老师布置的练习,十几页中很多内容是知识阐释并非全部是题目。我再问,能不能翻到作业的第一页我看看,发现做了的也不过只有一个同学。问题到这里也就很清楚了,一点不做和做不完决不是一个概念,自己有错不是虚心去找自身的不足而是忙着攀比辩解。问题摆在这里,批评时不妨言辞激烈一些,当时对学生的触动是很大的,他们接受时自然也无话再说。由此可见,先倾听找到原因,可以让批评有的放矢。

批评是教师和学生两者间的教育活动,它存在施与受两个方面。只有施与受完全和谐,才能构成完满的批评艺术。因此,批评更需要站在“受”的立场实行“施”,这就是所谓善解人意,亦易为人解。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