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校本教研
班级管理大家谈之师生冲突怎么办?
发布日期:2018-06-17 访问次数: 字号:[ ]

班级管理大家谈之师生冲突怎么办?

济南九中    李瑞国

教育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特别是问题学生。在我们学校看来,“问题学生”的习惯养成不是一天两天,要想纠正改变也不是短时间和一个人就能做到的。需要老师群策群力,各抒己见,最终形成一个稳妥的教育方案,然后还需要有合适的人去执行。我们意识到一个班主任要面对全班50多个不同性格的学生,用一种招式对所有人,显然是不合适的。为此,我们办公室的班主任们开启了有问题及时交流,相互“吐槽”,“抱团”管理的过程。

“与其空谈误国,不如亲手点亮心灯。作为教师,我们深信,我们所站立的地方,就是教育。我们有了光明,教室就不再黑暗!” 我们立足实践,生活即课题,把工作中遇到的疑难杂症拿出来进行德育研讨,比如“班主任的幸福是什么”、“班主任如何处理任课教师和学生的冲突”等等,大家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我们在见仁见智的研讨中分享了知识,增长了智慧,在实践与反思中共同提高了本领。

这不,“班级管理大家谈”又开始了……

一、案例

晓雨同学是班里的生活委员,负责班费的收支等,管理地井井有条,每次收取学杂费也是认真仔细,从没出现差错。同时担任英语课代表,学习成绩优秀。在班主任眼里是她个没心没肺,单纯善良,有时候贪玩的女孩,同时,班主任了解到晓雨家境较好,因为父母视独生女为掌上明珠,难免有些溺爱,所以平时有些娇气。

暑假前的一天,学校在下午第四节召开到澳大利亚访学的学生及家长开会。下午第二节上课的时候,某个非考试学科的老师怒气冲冲地带着晓雨来到班主任办公室。任课老师说晓雨和同桌上课不听课,说话,老师管她还顶撞老师说不是她在说话,老师冤枉人,而任课老师说她在这个课上不遵守课堂纪律不是一次两次了,对她印象很坏。晓雨则不停地哭,坚持说是老师对她有偏见,冤枉人。眼看晓雨的爸爸就要来学校参加会议了……

请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相关的教育理论谈谈:

1.要不要趁着晓雨的爸爸来学校开会,正好解决这起师生冲突?

2.解决任课教师和学生的冲突是班主任经常面临的任务,请结合事例谈谈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二、各抒己见

李老师:1.关于第一个问题,其实是个事情的轻重缓急的问题,我们做班主任的,确实会经常遇到事情赶到一块儿的时候。同时,人也都有两面性,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可能就展现出自己不同的方面。就这个案例来说,考虑到晓雨是班委和英语课代表,基本上可以确定她在班主任、英语老师、家长以及同学那里应该表现出积极阳光、认真负责的一面。而案例中又说她贪玩、娇气,所以很可能是她对非考试科目不重视,显露出自己调皮的一面。也就是说这次师生冲突中她应该对冲突事件中的老师没有什么成见,而是源于对学科的不重视。因此,我认为这个事情不值得惊动家长。建议采取冷却法,让晓雨先平静下来,参加学校的会议即可,这也是为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打下基础。

2.第二个问题,在面对师生冲突时班主任怎么办?我想这个在大的方向上不需要选边站队,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具体到这次冲突,我想应该在听取任课老师和晓雨的陈述以后,再找同学了解清楚情况。如果是因为晓雨对非考试学科的不重视而出现的违纪情况,应该让她冷静下来,交流两个方面,一个是无论上什么课时都要对任课老师有起码的尊重,这是纪律和底线,不能突破,所以需要她为此向老师道歉。其次,看情况可以讨论一下国家设立这些非考试学科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意义,扭转其思想上不重视非考试科目的错误。最后,我想班主任也应该借此机会,在班里公开处理一下这个冲突,同时警醒班里其他有这种错误认识的同学,从而在班里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

刘老师:首先,班主任要了解情况,而且要在学生情绪稳定的前提下。同时和班级其他同学了解,要比较全面准确的了解事情经过。然后做好备课。问题出现,不要急于解决问题,有了一定反思后再做进一步教育,效果反而可能更好。

然后班主任做双方工作,先不要双方在一起谈,而是分别谈,班主任在学生面前当然要保护教师的尊严。对于恶意伤害教师的学生,必须严肃处理,而对于因双方误会造成的冲突,尽量解除误会即可。

班主任协调、解决师生冲突的过程,实际上是对自己能力的锻炼,也是班主任角色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要坚持实事求是,尊师爱生的原则,及时疏导协调,使双方主动化解,绝不能出现贬低任课教师或同任课教师共同训斥学生的现象。班主任既要维护科任教师的威信,也要让学生心服口服,不要让学生产生怨恨与隔膜,因此而影响学习。平时工作中要为任课教师树立威信。班主任一定要帮助学生接纳教师,适应教师。

王老师这类事件在我的学生中也是不止一次出现,比如上课明明说话,老师点名批评,他会直接回答“我没说!”而且还理直气壮的样子,或者一脸情绪满不在乎或者很不高兴,在老师看来是孺子不可教也!于是坏情绪就这样逐渐递增,就像案例中那位老师,她课堂不学习、随意说话,屡次提醒不听,矛盾一点点发酵、膨胀,最终爆发。

首先分析一下学生出现这类状况的原因:一是有可能有误会,老师看到的未必是事实,二是人都是喜欢得到肯定,喜欢听好话,当老师或者他人提出批评时,很多人习惯性地有抵触情绪。

处理这类矛盾的思考:一是避免先见,不要先入为主,根据以前的观察认定她这次问题;二是控制好情绪,不要急于发火,将坏情绪扩大化,尽量冷一冷、静一静,课下再处理;三是处理及时,不要积累问题,当发现小问题、小苗头时,就将它“扼杀”,通过课堂关心、课下谈心、家长或其他老师沟通,多了解孩子家庭、学校背景,多了解孩子性格,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设计解决方案;四是关爱真诚,出于对学生的成长、发展的关爱,将她的问题指出、促进她改进,同时,您的关爱是打动她的钥匙,也许能让她更加乐于接受您的指导;五是掌控原则,现在有些老师出现了为了让学生听话哄学生的现象,但前提是遵守原则,开学初就送给学生四句话,其中一句是黑格尔的名言: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学生要明白规则、纪律是你立身处世的基本条件,是作为一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所以老师的关爱要得法,不是无限制,这是孩子们在懂得感恩的同时时刻谨记的事情。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问题、矛盾、冲突在校园中在所难免,每个事件都各有不同,作为班主任我感到还需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素质,方能合理处理好每次意外,及时抓住教育契机,将坏事变好事,化干戈为玉帛。                                 

任老师:肯定是要解决这一个问题。但是,不要上纲上线,也不毫无原则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事后一定要与其家长就此事进行沟通交流。

这种问题的示范性很坏,尤其是对叛逆期的青少年来讲,如果不及时处理,今天是一个同学和老师出现这种冲突,明天会是更多,而后就是一发不可收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的分析就是,当一个人顶撞老师时,他的内心其实是很忐忑的,在课下,他会从各种角度去了解老师、同学的态度,一旦在他头脑中形成这是一个“英勇的壮举”的时候,再去处理那就难了。另外,出现这样的问题,很大的因素就是老师和学生关注点是不同的,老师认为,学生嘛,就应当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学习上,其它的不要管。而这个时候的学生,正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心理成长期,他要关注的东西有很多。这与我们就形成了冲突。合理的处理好关注点的问题,我想就能相对有效的避免这样的问题。

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不做无用功。家校形成全力,事半功倍,否则,事倍功半。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他的父母的情况,因人而异的处理。有的家长本身就不讲理,对孩子无底线的溺爱,遇到这样的家长,你的所有的措施在他的眼里就是针对他的孩子的,这样的家长还真的不好处理。这种情况下就冷处理吧。怎么处理这一点,我想还是首先要达成共识,换位思考吧。再一个我觉得还是要尽量避免与学生的当众冲突。表扬要大张旗鼓,批评要四下无人,毕竟学生都好面子。

宋老师:案例中晓雨的问题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该生学习成绩优秀,工作积极,性格外向,具有一定的虚荣心和两面性,在班主任面前表现积极,但规则意识较差,上课不遵守纪律,不接受老师批评,还百般狡辩,性质比较恶劣。针对这种情况,我想采取以下措施,1、先让她在办公室站一段时间,待情绪平静下来再交流。2、开始交谈,语气要严厉,让她回答几个问题,自己上课是否说话了,需要遵守哪些课堂纪律,顶撞老师对不对等等,然后上升一个高度,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要自觉自律,懂礼貌有涵养,做事情踏实认真,不哗众取宠。3、让该生写一份检查,深刻反思自己,向老师道歉。4、在班会上再次强调尊重课堂、敬畏规则的理念,使此理念深入内心。5、把整个过程向家长汇报,让家长再进一步强化监督。

总之,课堂上说话现象每个班都有,并且一直是几个学生屡教不改,比较头疼,严重影响了老师的上课情绪,希望借鉴几位班主任的做法,有所改观。

三、总结

老师们围绕班主任在师生冲突时的定位和做法进行了很有意义的探讨,可以说是见仁见智,我想撇开具体这个事例先不说,我们首先说说师生冲突这个事情。这个事情在学校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需要我们好好研究,正确面对。教师与学生作为学校中两个最重要的群体,他们之间的交流互动是教育教学的主旋律。现实生活中,师生关系既有和谐、融洽的一面,也有冲突、矛盾的一面。师生发生冲突时,无论具体事件中是因为什么,师生都应该明确建立一个共识:要信任对方,坚持平等,彼此尊重,要坚持从长远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具体的冲突,在互相包容与理解的基础上去消除暂时的误解和冲突。教师要理解教师的权威的真正意义,要明确教师的权威要想发挥作用必须以学生的尊重和接纳为前提,在教育管理活动中,教师既要合理运用规章制度管理学生,更要用情去感化人以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当发现学生有不良行为时,教师可依据其违规表现采取一些适当的惩罚措施,如,口头警告、书面检查等,惩罚如运用得当,通常能迅速有效地制止不良行为的发生。但是,学生毕竟是思想意识尚未完全成熟的人,他们的思想行为中包含着许多非理性的成分,不加分析地运用教师制度化的权威去强迫他们遵从学校的规章,既违背了教育本身的规律,也对学生的成长不利。教育,即“教书育人”,“教人向善”也,要达到使学生“向善”的目的,首先教师必须做到“向善”。因此,教师在管理学生时,应善于运用指导性的、积极的语言,循循善诱,给予学生更多的理解、尊重与人文关怀,为学生打开一扇“情感”之门,一方面可将学生不良的思想行为引入正轨,纠正他们的过激行为;另一方面将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为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奠定基础。

师生关系是学习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怎么样将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教育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学生年龄的增长,高中生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越来越强,会特别重视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在师生交往过程中,高中生对教师不再盲目服从,也会更多地为维护自己的“权益”而与老师抗争,如果教师仍持一种“权威”心理,无视学生的心理与需求,那么,师生之间的摩擦和对抗就有可能发生。客观地看,冲突的发生也不全是坏事,它至少说明师生之间存在着互动,是教师有责任心的表现,是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生活的体现。一般来说,可以把师生冲突划分为三类,一类是一般性冲突,第二类是对抗性冲突,第三类是破坏性的冲突。面对冲突,教师应采取开放的态度,接纳冲突,利用冲突,把冲突作为教育的资源。作为教育者,教师应该首先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本着既关注自身利益又关注学生利益的思想,运用“合作”方式处理二者之间的冲突。要尽量防止出现对抗性和破坏性的冲突。班主任在班级教育中,也要重视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冲突管理的能力。班主任可以在班会课上通过设计冲突化解的课程,安排可供争论的议题等等措施培养学生应对冲突的能力,从而化解冲突。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