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校本教研
评一评“上课秀”
发布日期:2018-01-17 访问次数: 字号:[ ]

评一评“上课秀”

历史组:王健伟

最近听到了一个新名词,叫“上课秀”,说是名师都是“秀”出来、“炒”出来的。教师先是在公开课上“秀”,然后学校领导、学生家长、新闻媒体跟着一起“炒”,就能“炒”出一位名师。对此,我感到十分地反感。

经常遇到以下几种公开课:

其一:以教师为导演,以学生为演员。教师提问、学生发言、分组讨论、小品演出、花样迭出、不一而足……。学生被动应付,实际上变成被教师牵动的木偶,讲台成为舞台,学生成为道具。一节课45分钟,学生连书都没翻动一下,“课本课本,一课之本”,不知道这一古老的教育谚语还管用不管用?

其二:某名师公开课。教学内容高、精、尖,把大学的最新学术观点搬入中学课堂,激扬思辨,听课的老师津津有味,频频点头,赞扬有加:高水平、真名师。岂不知坐在那里的学生并非本科毕业,如云里雾里,不知所以,回答提问驴唇不对马嘴,教师借此打趣,全场轰笑,气氛那个活跃……,真不知这样的示范课是教学生还是教老师?

其三:电教手段“大跃进”。表格、图片、录像多彩闪烁,眼花缭乱,学生来不及反映,更来不及思考,教学内容变成了毫无生命力的令人眩晕的声、光、电。照此下去,学校可以不办,和远程培训一样,网络上课,岂不更好?

其四: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新鲜话题挑起了学生的兴趣;煽情感言博得了学生的眼泪;师生打趣响起了快乐的笑声。情感浓烈、师生友谊、课堂民主,但热热闹闹的一节课下来,学生没学到什么东西,知识没有得到充分地落实。

一节课是不是好课,它的标准不在于教师使用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在于课堂教学的形式。它的标准只有一个,即学生的发展。 教师作为一个媒介, 传授的知识和思想有没有被学生真正地接受,学生的能力有没有得到真正地提高,……一句话,学生有没有得到真正地发展,其他的都是为了实现这一根本目的而使用的手段,都是次要的东西。蔡元培先生在《教育独立议》中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 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尽一分子的责任。

有的教师比如我校几位已经退休的老教师,他们的教学方法已显陈旧,一节课下来基本上是五段式、满堂灌。由于年龄的关系,他们讲课的声音也很底,普通话也不算标准,甚至是家乡的方言。但学生却很愿意听,他们的课大受欢迎,他们低沉的声调,犹如涓涓溪流滋润了学生的心田,学生对他们往往能达到崇拜的程度。为什么?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学校应该是远离浮躁、名利的净土,真正的名师是在平凡的日常工作中,一节一节地教出来的 ,而不是通过一两节的公开课炒出来、秀出来的,名师的真正认知体,既不是教师,也不是领导,更不是新闻媒体,而是他的最直接的工作对象和受众,即广大的学生,评价一名教师,并不像工业标准件那样简单,是一个复杂的软系统,我们常说,做一名好教师,要有相当的牺牲精神和相对平和的心理,道理就在于此。

教师要有甘于坐冷板凳,甘于寂寞的精神。2015年,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在与《解放日报》记者的对话中说:寂寞出学问,不能遗忘耕耘多年、默默无闻的教师们。这些教师没有受到过分的关注——过分的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因此,容易被遗忘。在这一时刻表达对他们由衷感谢和深深敬意,是非常必要的。秦绍德教授提倡的,教师要有甘坐“冷板凳”,甚至把“冷板凳”坐热的精神,针对的就是当前浮躁的教育环境和文化气氛。

教师不能唯物质是从,在我们的教育和生活中,不妨淡化一点实利主义的思想,建立起一些超越、无用的原则,从而给精神的创造力、想象力的勃发,提供施展的空间。要寻找远方的自己,面对浮躁、纷杂的世俗世界,教师应有一块内心的宁静,有理性、有定力、站得稳、守得住。有一块思想的绿地,浇灌它、培育他、充满生机,让绿色吸食二氧化碳,提供清新的氧气,使烦恼得到消融,使心灵得到恬息。教师不能过度地攀比,更不能盲目跟风,教师应是一群远离“时髦”的别致的人。别人的居室装修豪华,我的斗室则充满书香;别人的穿戴珠光宝气,我的服饰则散发着文化的典雅,总之,教师作为知识分子,追求独立自主的人格,往往表现为生活方式的别致,这是一种淡淡的清香,是人们能够欣赏而不易拥有的生命特质,是只有文化才能熏陶出来的高雅。

作为教师,作为一名传授知识的媒介,我们传授的东西一定要激发起学生们的浓厚兴趣,激发起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切实地被他们接受,从而达到落实知识、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扎扎实实地多读书、啃教材、备学生,真正做到对教材的融会贯通,把教科书、把课堂教学变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让学生体验到你的生命,体验到你的人格,要使学生这个主体真正地“动”起来,但这种“动”主要是学生内心世界的“动”,思维的“动”、情感的“动”,是真正的生命活力的迸发。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学生也不是教师表演的道具。课堂应当是一个充满着众多生灵喜怒哀乐的地方,一个从灵魂深处,氤氲丝丝甘泉滋润精神家园的地方,课堂应当是提升和完善生命的场所,是点化和滋润生命的园地,因而它更强调师生之间的交往,强调对生命的挑战,强调对激情的引发,强调生命对生命的呼唤,强调人性对人性的交流和理解,因此更具有人文色彩。当代著名教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经说过:让课堂教学变成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共同体,让教师和学生在这个共同体中互相依偎着、交流着,共同实现他们生命的成长。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