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校本教研
《我想遇见你的人生》读后感
发布日期:2017-11-15 访问次数: 字号:[ ]

                                                       

    知道这本书很偶然,是在晚报每周一期的读书栏目中看到的,看了题目很喜欢,就在书店买了,买的时候还很犹豫,原因是价值不菲。但是有的时候买书看书也是一种机缘巧合,除了那些被社会推荐,被媒体炒热的书籍,再选择其他书的时候,就是一个眼缘。这本书也算是比较和我的眼缘,第一是书名很不错,《我想遇见你的人生》,“你”与“我”两个最简单的个体,“遇见”和“人生”搭配,写尽了柔情,所以,书名旁边写着“给女儿爱的书写”。其次吸引我的是封面,略显淡黄的封面上嵌印着一张父女同时入镜的照片,父亲在女儿的身后,高大伟岸,女儿在父亲的前方,温顺可人。父女俩人皆着黑衣,与后面日月潭的青黄芦苇相得益彰,但是,女儿面对镜头,父亲眺望远方,这样的两个人,两个不同的方向,预示着两个不同的生命个体,无论如何,孩子的生命轨迹都会与家长的生命轨迹渐行渐远。所以,书名为《我想遇见你的人生》,偶遇的美好在人生的行进中一点一滴的镌刻在字里行间,留下让人铭记终生的记忆。

 本书的作者叫杨照,1963年生,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候选人,他写随笔、小说,出版了很多作品集,他也为报社杂志写稿,同时,他也是电台主持人,为民众解读新闻和音乐。我的偏好是比较喜欢读台湾作家的作品,觉得他们的文字温和,即便是对社会最尖锐的指责和批判,都在理性与隐忍的范畴之内;同样,他们的文字也很有力量,无论是自我内心的纠结还是对社会的看法,都有自己的想法,不从众,不卑微,也不倨傲。很多作家都是在理性的思维下吐露自己感性的情感,就好像人与人的关系,不远也不近,只是正正好,既给你足够个体尊严,又不会冷淡了你。

 这本书就是如此,本书是一位父亲写给女儿的文字,语言简单却温情,感情自然而真挚,不矫揉造作,不语重心长。读来就如同饮下一杯白开水,淡而无味,却又入心入肺,无比熨帖。作者在前言中是这样叙述自己的这本书的,“像是放进玻璃瓶子里掷入海中的“瓶中书”,经过多年波涛浮沉,才到达初识岁月之岸的女儿手中,展读发现在她小时候,爸爸曾经如此想象、期待过她的人生……”作者好友张大春对此书的评价是:“它是一本情书,杨照明目张胆地背着老婆和另一个女孩倾吐心思、反思现实、垦抉记忆、期许未来;其多愁善感,迷惘惆怅,非坠入情网不能办。显然,唯有“絮絮叨叨地述说”才是“遇见”的真谛;唯其通过不断地倾吐,既揭露着自己的青春身世,也辨认着女儿的成长轨迹“。

 这是一本由写给女儿的信所构成的书,杨照在女儿三岁的时候想些十二封长长的信,给女儿长大之后读,他还想好了十二个主题,都是自己成长过程中累积出来的关怀,但直道女儿上三年级,因为女儿开始发问,并且问一些关系生活的意义,杨照才开始用笔写下想要对女儿说的话,前后记录了三年。形式也由以前的内心独白,变成了互动记录,记下了父女之间的对话,也记录下了由父女对话延伸出的父亲的回忆、思考,所有的文字都是从生活琐事入手,然后一步一步地说出人生,生活看似琐碎,情感却细腻动人,这本书虽然是亲子书,但是最大的优点就是不坚持说教,不是为了教子成长而刻意地找些事件来阐述大道理,很多篇章就是在和孩子分享成长路上的所有感受和体验,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当作客观存在的事物,放在孩子的面前,让她自己去体会、感悟、抉择。

 这是一本我读了两遍的书,读得时候没有想过太多,但是合上书却总发现受益匪浅、感触良多,这里面有一篇文章,叫做《止不住笑声的人生经历》,文章从女儿专注地看《丁丁历险记》开始说起,杨照也提到自己年少的时候看《丁丁历险记》的场景,同样的一本书,吸引了两代人,更加巧合的是,时隔三十年,杨照与女儿的阅读都遭到了他们母亲的反对,两位母亲反对阅读的理由也是惊人的相似——书上的字太小了,看了会近视,漫画会让人沉迷而耽误功课正事。而杨照在处理妻子和女儿的矛盾的时候是这样做的,他在书中原原本本地记述了自己的做法和心境:(书摘p128页)。杨照的做法很有意思,他没有和自己的妻子构筑联盟,而是选择了为女儿打掩护,帮助女儿做了很多作为家长来说不应该做的事情。当然他也有自己的解释,如果说母亲的条条框框是为了女儿更好的成长的话,那么父亲的“放纵”应该说是给予了女儿一份真实、一份快乐。对于人来说,有规则就有安全感,但有规则也就有了约束,就会缺少随心所欲的幸福和快乐。此时的杨照早已摆脱了父亲的角色,换成了一个同路者,他曾经体会到超越了规则之外的快乐和幸福,也希望自己的女儿体会的到。此时的父亲已不再是看护者,更多的是一个陪伴者。在女儿成长的道路上,陪着女儿成长,哪怕会走一点点地岔路和弯路,他也只是想让孩子体会到人生应该体会到经历。换一个角度来看,没有走过弯路就不知道何为直路,没有体会过苦难就不能感受到快乐的味道,没有跌到就学不会如何不跌到,也就失去了重新站起来的意义。所以,未雨绸缪是一种教育,而伴其左右、沉默不语、耐心等待也是一种教育。未雨绸缪是一种呵护备至的关怀,陪伴成长是一种自我修复能力的锻炼,后者更可以让我们的受教育者急速成长。

 写到这,我就联想到我们的学校教育,我们关心学生,想着把自己所知所会全部传授给学生,所以,我们把知识点掰成八瓣,然后再用擀面杖擀一擀,再和成糊糊,给学生灌下去。这样的方式,看似精细有心,实则教师辛苦,学生省事。就好像很早之前流传的那个故事,一对高学历的父母,担心自己的孩子受到污染,只给自己的孩子喝蒸馏水,结果没多久孩子就夭折了。我们喂给学生如此精细的糊糊,学生连嚼都不用嚼一下,唯一决定他们能否有用的就只能听从于每个学生的自我消化吸收能力,肠胃功能好的学生就多吸收一点,肠胃不好的学生就只能营养不良。我见过某个学科的学考复习资料,老师很用心,也很费心,让每一章、每一节的知识点都整理妥当,然后编印成册,剩给学生的就只是背下来而已。看到这,我就想起了自己上学那会,所有章节的知识树都是自己整理的,基本上整理完每一章节的重点知识后,该章该节就了然于心了。当然并不是说我们这样做是错的,任何事情都是无定法的,只要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可是我们可以在有些时候应该适当的放手,不要惧怕学生会受挫折、会犯错,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他会教给每个人如何适应生活。由此就想到,我们每年高考时节,交警同志都会适时地出现在每个学校的门口,帮助忘记带准考证的学生,更有新闻媒体专心守在门口,期待一点的蛛丝马迹,唯恐天下不乱。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为学生创设的便利条件,但这样的条件其实也是在伤害学生,高考如此重要的考试,将证件丢失或者忘记,这是另一种的考试失利,社会可以为学生的失误买这一次单,那么学生以后的人生路上的失误又有谁为他买单呢?当学生习惯了别人为自己的失误买单后,他就没有承当失误后果的意识,他也永远意识不到某些失误的后果是什么,他也永远学不会为自己负责,为社会负责。所以,陪着他们成长很关键。杨照在这里陪着孩子体验突破常规的小快乐,也可以陪着孩子体会失败的滋味、感受挫折的痛苦,让他们高兴一下,也要让他们痛苦一下,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体会到生活是五味杂陈的,有甜就必然有苦。

 杨照的《我想遇见你的人生》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对待学生和孩子,作为老师和父母不要想着“我想掌控你的人生”,杨照把孩子当作一个成熟的个体,自然就会带领着孩子见识过世间万物、人生百态,也会让孩子感受失败之痛、成功之悦。杨照自己作序的题目叫《成长的不只是女儿》,他在序里写到“征得女儿同意,加上她妈妈帮忙想了书名,提供多年来陆续拍摄的照片,这本书就以我们三口首度家庭合作的形式完成了。我自己回头读了一次文字,发现里面所谈的,其实仍然不外是早先十二封信中的那些主题:文字、阅读、音乐、壮游、古典、自然……但在形式上,从原本的独白,变成了互动的记录,添加了许多我一个人的写作不会有的趣味。这是女儿的贡献,也是女儿给我带来的巨大影响。原来,在这些年中,成长的不只是女儿……”教育不应该只是灌输和赏诫,他应该是一种陪伴,受教育者用自我的感受来成熟,用自我的修复来成长,教育者用陪伴的身影坚定受教育者的决定,给予他们足够的信心去探求未知的世界。

 书的封底,女儿已长大,没有了封面的温顺可人,却是亭亭玉立,在女儿的衬托下,父亲不似封面那样的高大伟岸,却更加的温和敦厚。父亲黑衣白裤,女儿白衣黑裙,两人林荫小道上,一路嬉笑,一路携手,同进共退,自是一番淡然从容于其中。最后,我想以前几天刷微博的时候看到的一位教师在期末成绩出来后,发给家长的短信内容作为我本次读书论坛的结束。这位教师在短信里是这样说的:当年看到孩子的成绩不太理想、不是你心中期待的那样时,你千万不要着急、上火。停下来仔细想一想: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的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人绽放了,自己的那颗还没有动静就着急,要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你现在要做的就是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静静地、慢慢地看着一点一点地长大,陪着他沐浴着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相信孩子,静待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一颗参天大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